j]OFA`H
新华社 ]sEzOI8
山河一气秋,塞上风景异。 rBDrY}TN
&?,@a% #f
浩浩黄河蜿蜒流淌,贺兰山下果园飘香,六盘山上天高云淡,罗山叠翠如矗瀚海。“一河三山”既是宁夏重要的生态坐标,也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。 )RZN `{K
]}bG{-l2N
进入新时代,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,精心呵护黄河,推进“三山”生态保护修复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,让“塞上江南”越来越秀美。 S]/KE;ji
<xX`p{<s
高颜值生态:重现美丽本色 C2 A =v
v;h#y
初秋的沙湖,沙水相依,鹭鸟翔集,引得游人流连忘返。 U&Q?m2ePK
iR&N<KnUz
沙湖是黄河流域重要湿地,也是我国西北候鸟重要的迁徙通道。就在几年前,这颗“塞上明珠”还饱受污染之痛。 :B*=;Nf`
R
}nmkC
因水体封闭,蒸发量大、补给量小,加上受周边面源污染及沙湖景区发展等影响,沙湖水质曾一度降到劣Ⅴ类,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。 g5
KC%\ A
;yz'Nu+9
“清楚地记得,2016年的一天,湖面上漂着大片翻白肚子的死鱼,看了很心痛。”沙湖景区一些员工回忆道。同年,沙湖水质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、责令整改。 +^k(IN`
#CU; {is
清理湖底沉积物150万立方米,建成13.2公里防渗隔离沟,建造6000亩人工湿地并种植菖蒲、芦苇等植物吸附净化污染物,迁出景区内污水处理厂…… ~P+t#%wy
17
^
经过“刮骨疗毒”式的治理,沙湖水质逐年改善,现已稳定在Ⅲ类至Ⅳ类。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生态保护部经理李冬萍欣喜地说,最近几年,沙湖多次监测到卷羽鹈鹕、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,“生态好了,游客也越来越多,现在我们已经建立沙湖常态化监测和保护机制。” {
-=%]>V
mk$zYeg]
大河之治,宁夏先行。 nY.1fJZ04
#9vc;4
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,宁夏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针对性地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固基础,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 10QAs:xV!D
EANf.3A\
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9年超过80%,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%……2022年和2023年度,宁夏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次,“塞上江南”重现美丽本色。 MeA^;Q4z
@*c$tsZ
_
制度护航,让高颜值生态长驻。 "+Y|~sV
w+/=_XIn4s
宁夏率先全域推广“河长+检察长+警长”管理模式,与甘肃、内蒙古签订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,成为黄河流域首个与上下游均建立补偿机制的省份。 ;Z_zTzM
`pr$<_)B
“目前宁夏已建立起财政纵向和地区间横向协同推进的生态补偿机制,压实了各市县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,各地改善环境的意识和投入明显加强。”宁夏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副处长张守君说。 gE%
3
Kg!dM">b
高水平保护:筑牢生态屏障 42]c$|9"$
UX9h_!rf:\
“看,雪豹F1在这里停留好几天了,可能捕猎了。”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,科研科副科长朱亚超不时查看卫星项圈传回的雪豹最新行动轨迹。今年宁夏在贺兰山放归两只雌性雪豹以来,朱亚超便开始了“云养豹”。 ,c`!%{
<F;" V^`*
贺兰山是我国雪豹的重要栖息地和分布区之一。20世纪50年代起,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,雪豹曾一度消失。2020年9月,贺兰山上架设的红外相机偶然拍到雪豹,让朱亚超等人激动不已。 -SrRP_
[
=rz6aR
近几年,宁夏在国家林草局指导下开展雪豹种群保护恢复工作。“当前贺兰山共监测到4只雪豹,我们监测发现,它们正在划定自己的领地,但行动路径互有重合,我们期待明年春天能有小豹子诞生的好消息。”朱亚超说。 Icl'I$
f[_(Bw3
雪豹归来,是生态环境向好的生动例证。 D.&vT |